“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
《园丁与木匠》一书在一开始就提到了“教养”一词。“教养”一词在书中的含义并不是那么好理解(也是为什么我把这一部分放在最后讲的原因),因为中文的教养的含义是:教养,表现在行为方式中的道德修养状况,跟翻译出来的“教养”不是一个意思。其实英文原著中对应的词是Parenting。这样或许就容易理解一些了,这里“教养”是指父母应该做的事情,而且书中特指一种“处方式”的养育观念。说白了就是父母将自己的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为孩子设定明确的目标,将成人的工作和学习模式套用到孩子身上。这种观念是作者所批判的,因为它无论是从科学、哲学、政治的角度,还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在根本上都是错误的。
相信看过前面文章的读者应该可以轻易地举出一些论据反驳这样一种“教养”。孩子的差异,多样性是进化的基础,也是面对未知的利器。混乱是童年的主旋律,玩耍是孩子的重要学习方式。年轻的大脑天生就要探索,成人和小孩的大脑和学习方式不一样。
“教养”确实是一项糟糕的发明。它不仅没有改善孩子和家长的生活,还在某些方面让生活变得更糟了。对中产阶级家长来说,“让孩子变成有用的人”的努力给他们带来了无穷的焦虑、自责和挫败感;对孩子来讲,父母无尽的期望投下了朵朵压抑的乌云。
为什么“教养”会盛行呢?可能的原因是一系列显著的社会变化大大改变了为人父母的方式,特别是成为父母的过程:家庭规模变小、地域流动性增大、初胎年龄推迟……这些都让新手爸妈的学习路径与过去截然不同过去,人们在孩子众多的大家庭里长大,很多人在成为父母之前就帮家人抚养过孩子,经验丰富。他们还可以观察自己的父母、祖父母、叔伯阿姨和堂表兄弟姐妹们怎么带孩子,这样的机会数不胜数。这些传统资源让人们掌握了抚养孩子的专业知识,以及更为重要的育儿智慧和育儿能力。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一向如此。可惜的是,传统已被打破,多数父母不再拥有这样的学习资源。于是教养模式横空出世,填补了空白。讲述它的书籍、网站和专家拥趸甚众,影响甚广。
园丁与木匠
通过上面对教养的叙述,大家应该对木匠也比较好理解了。木匠对应的就是“教养”的育儿观念。父母像木匠一样想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孩子的人生。但是父母的天职并不是塑造孩子的人生。父母或其他抚养者的职责是为下一代提供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可以无所顾忌地提出前所未有的想法,做出意料之外的行动。这既是进化生物学所揭示的图景,也是我们儿童发展实验室经过实证研究得出的结论。拥有这样观念的父母,园子里种花,旨在提供一个营养丰富、安全稳定的环境,让各式各样的鲜花茁壮成长;旨在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强大、多样的生态系统,让他们自己创造具有无限可能的未来。
好父母不一定会把孩子变成聪明、快乐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强健、具有高适应性和韧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应对未来将要面临的不可避免、不可预测的变化。
养育孩子的过程也如园艺一样是非常的艰辛的。作为园丁我们需要淋漓地努力付出,疲于耕地、辛苦施肥,然而我们也需要知道特定计划总是会失败。罂粟长成了霓虹橙色而不是淡粉色,玫瑰没有顽强地爬上离地面不到半米高的栏杆,黑斑、锈迹和蚜虫永远也除不掉。
既然如此之艰辛与痛苦,那么养育小孩的意义是什么?
养育孩子的意义
在“教养”模式下,照顾孩子成长的价值是能够量化的,衡量的依据是孩子成年后作为成人的价值。这样的观点是功利的。从逻辑上讲,一个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者会推断认为,人们不应该去照看那些有严重残疾的孩子,甚至不应该让他们活下来。因为这些孩子能够体验到的幸福无法抵消他们给照顾者带来的痛苦。但这种逻辑对我们来说实在是太疯狂了。功利主义并不适用于照顾孩子这件事。
在另一个极端的道义论也不适合。照顾孩子是大善的行为,但它不是、也不应该是普世的命令。我们可以倡导父母关爱着他们自己的孩子的同时也关系社会上的儿童普遍问题,但这并不是义务。养育小孩也并非完全不能考虑父母的利益、快乐等因素。
这些思考都涉及了养育孩子的时候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核心悖论:依赖与独立,普遍性与特殊性。
爱的悖论:依赖与独立
父母和其他照顾者必须对完全依赖他人的婴儿负责,同时,他们也必须将那个完全依赖别人的小生物转化为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成年人。(看到一个很有感触的评论:世间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父母与孩子的爱是为了更好地分离)
爱的悖论:普遍性与特殊性
我们会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关心自己的孩子。我们认为,自己孩子的幸福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甚至比其他孩子或我们自己的幸福都重要。父母的爱是有特殊性的。道德和原则理念应该是普世的。公正、平等、正义,这些观念应该适用于每个人。但我们对自己孩子的关心和负责程度远远超过对其他孩子,而且我们还应该这样做。
多元价值论
现实中,我们有多种不同的价值观,而且它们之间并不相容。没有办法权衡彼此,也没有任何一种价值观能胜过其他。我们不能用单一的维度去衡量这些价值观,无论是正义或怜悯、利他或自主没有任何一种是最好的,并且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时常需要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20世纪的哲学家以赛亚·伯林站主张“价值多元论”可能更适用。试想一下,当初生孩子是如何做下的决定,是理性的么?孩子出生后你的价值观改变了么?
伯林提出的不可互比的多元价值论,为我们思考是否要孩子提供了指导。在任何功利主义或道义论的观点下,如果人们选择不要孩子,那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照顾孩子不是那么有价值。如果照顾孩子真的能让所有人的处境都变好,那么不要孩子的决定就会是自私的或错误的。事实上,那些不要孩子的人有时对照顾孩子这件事的确抱有怀疑或者敌意的态度。选择“无子生活”就暗示着孩子是对自己的局限或压迫。
人生的价值是多方面的,没有人能够面面俱到,在每个方面都做到完美。决定不要孩子的人也能够在不贬低养育孩子价值的前提下,探索人生其他方面的价值。正是因为养育小孩这个决定会产生深远的道德影响,改变人们的生命轨迹,我们才更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想到舞蹈家杨丽萍不婚不育被网友批判的事件,女性在这方面承受的压力比男性更大)
为人父母是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的艺术
无论基于何种价值观是我们做下了生育小孩的决定,为人父母都需要在一系列矛盾中寻找平衡。上面讲了爱的的悖论。养育中的另一个核心悖论是学习悖论。
学习悖论:玩耍和工作
玩耍是孩子探索世界和学习的方式,正如孩子必须从最具依赖性的生物转变成最具自主性的生物一样,他们也必须从以玩耍为主的人转变为以工作为主的人。这一转变需要孩子的大脑和心智发生深刻的变化。家长、看护者和教师在对这种转变进行管理时,必须既保留玩耍的益处,又能使孩子从工作中获益
学习悖论:传承与创新
童年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允许创新和改变。而自相矛盾的是,如果过去的人类没有创新,就没有任何文化和传统可以传承。没有新事件就不会有历史。孩子们在青春期到来之前就会发明穿衣、跳舞、谈话甚至思考的新方式。我们该如何重视并传承自己的文化和传统,同时又能让孩子们创造出全新的东西呢?
这些矛盾都需要父母做出权衡。还有一个需要权衡的是付出的程度问题。诚然,我们对孩子的爱是特殊的,无条件的,但是是否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我们的孩子牺牲掉所有,以一种英雄主义的方式去养育我们的小孩。在我看来这样的英雄主义是非常悲凉的,往往带来的是养育者对自我价值的怀疑。
人类不仅有一个特别漫长的童年,而且即使在成年以后,我们仍然保持着许多像孩子一样显著的身体和心理特征,这就是生物学家所称的“幼态持续”(neoteny)。成年后,人们也有着像孩子一样的开放性、好奇心,以及探索和玩耍的潜力。工作,照顾和玩耍之间的矛盾需要父母权衡。
本文根据《园丁与木匠》 引言,01 “教养”是一种糟糕的现代发明,尾声整理。书中还讨论一些公共策略问题,这里简要提一下。对整个社会而言,少子化,老龄化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趋势。托儿所和幼儿园等社会化抚养手段是一个趋势,政府应该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源和采用园丁的理念。作者提倡更多地思考和提倡照顾孩子和老人的内在价值,让这些基本的行为受到认可和支持。
成为园丁
最后感谢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写了这么好的一本书。在研习过程中,消除了很多心中的疑惑。真心希望园丁的育儿理念能够被更多父母接受。在成为园丁的路上希望一起不断学习,共同成长。
题图 by Zoe Schaeffer